欢迎访问yd12300云顶线路官方网站 English
  • 时间 2024-11-28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区 > 科技动态
首页新闻区
>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的“华南暖区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及关键预报技术研究”行业专项重点项目在京顺利通过验收

2018年10月26日,由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重点项目“华南暖区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及关键预报技术研究”验收会。经来自于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上海市气象台、江西省气象台、湖南省气象台、广西省气象台以及海口市气象局单位的专家质疑与讨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华南暖区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及关键预报技术研究”项目由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姜智娜研究员主持,7个科研及业务单位参加。从2014年开始攻关,项目团队通过统计分析,凝炼了三种暖区暴雨的概念模型,并对其可预报性做了分析;揭示了与不同类型暖区暴雨相关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组织结构特征;分析了边界层过程、中尺度地形以及海陆风对暖区暴雨的触发机制,加深了预报员对华南暖区暴雨成因的认识。

借助可诊断和预示暴雨发生发展的集合动力因子预报系统,建立了针对暖区暴雨的诊断预报系统;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建立了针对暖区暴雨过程关键物理量监测指标,将各类阈值融入广州市气象台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有效提高了对暖区暴雨的预警能力。

与此同时,考虑到当前全球模式对于中尺度系统预报能力有限,项目团队利用逻辑回归技术将高分辨率区域模式与全球尺度模式的预报产品进行概率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对暖区对流性降水的预报能力,该项成果已经应用于国家气象中心预报业务中,经2017年5-9月的汛期检验,较全球模式预报能力明显提高。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