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加强中国数值模式发展和数值预报相关工作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根据中国气象学会第26届数值预报学科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工作会议决定,拟于2010年9月在贵州省召开中国气象学会第26届数值预报学科专业委员会总结会议暨2010年度全国数值预报学术交流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1)中国数值预报科研业务现状
2)中国数值预报发展最新进展
3)中国数值预报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4)第26届数值预报学科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二、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时间:2010年9月中下旬
地点:贵州省贵阳市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会议组委会
主 席:宇如聪
副主席:沈学顺、王建捷、王 斌、王业桂、郭卫东、罗云峰
成 员:数值预报学科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
四、会议征文
面向全国从事数值模式发展和数值预报相关工作的科研和业务人员。
1.应征论文应是2008 年以后(含2008年)完成的科研成果。如已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请在文后加注相关信息。
2.应征论文务必提交详细摘要(不多于1500 字)。所投摘要应符合2010年全国数值预报会议征稿简则(见附件2)的要求,如有不符,会议组委会有权删改。
3.参会回执(附件1)和论文摘要(附件2)通过notes或email方式提交会议秘书处,具体联系方法为notes传至: 管成功/数值预报室/国家气象中心/CMA@CMA,email传至sucguan@cma.gov.cn,并注明数值预报会议投稿。征文截止日期为2010年5月20日。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作会议根据论文摘要情况选定参会报告。
4.会议期间将编印会议论文集,会议论文集只收录提交会议的详细摘要。会议结束后,按出版要求正式出版会议论文集。
5.会议将组织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学术交流论文。
五、会议资助事宜
本次会议将对35 周岁以下的部分与会青年气象科技人员(主要为学生、西部贫困地区)给予资助,申请资助的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请向会议秘书处申领并填写资助申请表格。具体资助人员名单将在会前公布并通知到个人。
六、其它事项
1.本次会议论文录用通知将于2010年8月前发出。
2.会议将收取一定注册费作为会议费用的补充。
3.2010年全国数值预报会的更多信息将通过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局或yd12300云顶线路网站公布。
4.有关论文征集及会议筹备工作的具体事项请直接与本会秘书处联系。
会议联系人:王德英、管成功、陈贤
电话:010-68407238、010-68409417、58995505
Email:dywang@cams.cma.gov.cn;sucguan@cma.gov.cn;chenx@cams.cma.gov.cn。
真诚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数值预报学科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对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工作的大力支持!
第26届数值预报学科专业委员秘书处
二○一○年三月六日
附件1:参会回执
姓名 |
|
单位 |
|
职称 |
|
报告题目 |
|
||||
联系电话 手 机 |
|
电子邮箱 |
|
附件2:2010年全国数值预报会议征稿简则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练。
2.详细摘要应说明本文的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限A4 纸5 号字体1 个页码,内容应包括:题目(三号黑体,不超过20 个汉字),作者姓名(四号仿宋)、工作单位与邮编(小五宋体),正文(五号宋体),关键词(3~8 个,五号宋体)。如属基金资助、获奖项目或重大课题或已在正式出版物发表,需在文稿结尾处注明。
3.全文应包括:题目(三号黑体,不超过20 个汉字),作者姓名(四号仿宋)、工作单位与邮编(小五宋体),中文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关键词(小五宋体,3~8 个),正文(五号宋体),参考文献(六号宋体)。如属基金资助、获奖项目、重大课题或已在正式出版物发表,需在文稿首页脚注(六号字体)标明。
4.文稿书写要工整,用字规范,标题层次分明。章条序号用1(小四宋体),1.1(五号黑体),1.1.1(五号宋体);……,3,3.1,3.1.1;……表示。
5.数学公式、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GB 3100―3102 2 93《量和单位》要求:量符号、代表变动性数字的符号以及坐标轴的符号均用斜体表示;矢量、张量用黑斜体表示;量符号的下标,若是变量用斜体表示,其他情况则用正体表示。量符号尽量用一个字母(特殊情况除外)表示,在文稿中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量的名称及单位。
6.科技术语和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如系作者自译的新名词,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请给出外文原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国际符号表示。
7.附图必须线条光洁、文字清晰,按其在文中出现先后排序。图中若有中国地图,国界必须与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图一致,中国全图上切勿漏绘台湾和南海诸岛。插图尺寸不超过210 mm×290mm 幅面。文稿中应留出插图的位置,插图中的文字、图题、图例均用中英对照。标全坐标轴的英文物理量名称(或符号)与单位。
8.附表请使用三线表,标明表题(小五宋体)和表注(六号宋体),表身(六号宋体),列于正文的适当位置,表的结构要简明。表内各栏目中参量符号之后注明单位(同插图)。
9.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文献序号以文中出现先后顺序编排。期刊书写格式为:作者(多位作者保留前3 位姓名).论文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图书书写次序为:作者(多位作者保留前3 位姓名).书名.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 全书页码(××pp)。
示例
题 目(三号黑体)*
作 者(四号仿宋)
(工作单位,城市,邮编)(小五宋体)
摘 要(五号黑体)
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
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
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小五宋体200 字左右摘要。
关键词(小五黑体):小五宋体,小五宋体,小五宋体,小五宋体,小五宋体,小五宋体,小五宋体,小五宋体。
1 小四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
1.1 五号黑体
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
1.1.1 五号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
1.1.2 五号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
……
5 小四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
5.1 五号黑体
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
5.1.1 五号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
5.1.2 五号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
1 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
2 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六号宋体
……
注:全文无页码限制!(此模板可在中国气象学会网站www.cms1924.org 下载)
*脚注六号宋体脚注六号宋体脚注六号宋体脚注六号宋体脚注六号宋体脚注六号宋体脚注六号宋体脚注六号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