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科院邀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David Stauffer教授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2013年10月22日上午,应yd12300云顶线路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David Stauffer教授来到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目为“High-Resolution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for the Stable Boundary Layer”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气科院副院长、实验室主任赵平研究员主持,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 2013-11-15气科院与东三省研究所举办东北亚季风气候与环境变化学术研讨会
东亚副热带季风因受多种因子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内变率和年际变率。受季风影响地区经常受到持续性旱涝或者旱涝交替的气象灾害影响。东北地区处于东亚季风区北部或北部边缘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因此是季风研究应关注的重点区域。今年夏季东北降水持续增多,久违的洪涝灾害再一次发生,是否标志着中国夏季南涝北旱的格局是否面临年代际转型?此外,如何理解近些年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持续性雾霾等环境问 2013-11-15气科院组织召开 “前期下垫面与大尺度环流异常对东亚冬季风和冬季气候的影响"研讨会-- 暨2013/2014年冬季全国气候趋势预测”研讨会
2013年10月25日上午,气科院气候系统研究所召开了“前期下垫面与大尺度环流异常对东亚冬季风和冬季气候的影响―暨2013/2014年冬季全国气候趋势预测”研讨会。气候所全体职工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气候所武炳义研究员、刘舸副研究员和肖栋副研究员分别介绍了与冬季短期气候预测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着重探讨了这些科研成果向业务转化的可能性。最后,利用这些新的研究结果, 2013-11-15首次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技术总结交流会召开
为及时总结今年夏季南方多省为抗击大范围长时段的高温干旱而应急开展的多种方式的人工影响天气抗高温干旱作业服务技术,2013年11月4日至5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以下简称“局人影中心”)在贵州组织召开《2013年南方抗高温干旱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技术总结交流会》,总结交流应对南方复杂云系的人影作业服务相关科学技术问题。 会议邀请北京大学毛节泰教授做了关于人工影响天气的若干问题、北京应用气象 2013-11-15气科院积极承担“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培训班”教材编写和授课工作
雷电临近预警系统是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该系统在业务应用中的效益,按照《2013年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指导精神,由局干部培训学院和我所共同承担的预警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培训项目,全国“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培训班”于2013年9月24日上午班顺利在湖南分院开班,来自全国各省市气象台、防雷中心等相关业务单位的60多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气科院大气探测研 2013-11-15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课题2013年中期检查暨学术交流会在郑州召开
2013年11月1日至11月2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第二课题“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中期检查暨学术交流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议由课题负责人刘建栋研究员、霍治国研究员主持。会议特邀郭建平研究员、孙忠富研究员、刘荣花研究员为点评专家。来自yd12300云顶线路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广东省气候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湖南省气象 2013-11-15气科院机载云降水粒子谱仪和成像仪研制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财务巡视现场检查
9月25日,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财务巡视检查组对我院承担的2011年度立项的“机载云降水粒子谱仪成像仪研制”项目开展财务巡视检查。翟盘茂副院长接待了到访的巡视检查组一行,并主持了现场汇报会。项目及协作单位、院科技处、计财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 会上,计财处谢仁强副处长向检查组就我院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和法人责任落实情况、专项经费外拨及管理情况、专项经费财务核算和支出管理情况以及 2013-11-07德国学者Klaus Dethlof f教授应邀来气候所进行学术交流
应气候系统研究所邀请,来自德国海洋和极地研究所的Klaus Dethloff教授与Anette Rinke博士一行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2013年10月9日上午,Klaus Dethloff教授做了题为“Arctic Climate System Modeling from An Atmospheric Perspective”的学术报告。Klaus Dethloff教授及其研究组专注于地球系统现在 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