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01课题“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估技术研究”2013年度工作进展交流会顺利召开
2013年3月22―25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01课题“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估技术研究”2013年度工作进展交流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课题承担单位yd12300云顶线路及课题协作单位国家气象中心、河南省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局、浙江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部门20余名相关专家和课题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课题负责人yd12300云顶线路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赵艳霞研究员主持,云南省气象 2013-04-012013年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北方冬小麦精细化土壤墒情和灌溉预报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暨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由yd12300云顶线路承担、组织实施的2013年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北方冬小麦精细化土壤墒情和灌溉预报技术研究”项目已获准立项。 2013年3月16日,yd12300云顶线路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议,中国气象局科技司张跃堂处长、yd12300云顶线路科技管理处于飞副处长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yd12300云顶线路、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广西气象局、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气候中心、河北省 2013-04-01与PM2.5污染密切相关的我国雾-霾成因
在1月份多次严重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在2月份依旧来势汹汹,深锁多城。到底是什么形成了雾和霾?为何雾-霾出现难驱散?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雾-霾是否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带着种种疑问,中国气象报采访了中国气象科学院张小曳研究员,向公众解读有关雾-霾的有关问题。 现今PM2.5参与形成的雾-霾,已非完全自然现象 要想科学研究雾-霾成因,首先应该分清雾和霾的定义。张小曳说,雾和 2013-03-04气科院向公众传播雾-霾科学文化收到良好效果媒体公众积极响应
去年冬季和今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性的大范围雾-霾天气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影响,所引发的大气污染和健康等问题也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气科院与中国气象局局办公室、预报司联合迅速组织气象、环保专家和学者,于2月21日上午在中国气象局召开“雾-霾天气成因分析与预报技术研讨会”,从科学层面深度分析了雾-霾产生的机制和预报技术,并邀请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旁听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召开后 2013-02-26气科院召开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换届改革阶段总结会议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2月25日yd12300云顶线路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换届改革阶段总结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李慧、人事司副司长于玉斌出席会议。 会议由yd12300云顶线路院长端义宏主持。端院长介绍了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和意义,宣读了中国气象局批准成立新一届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决定及组成成员名单。 2013-02-26973课题“全球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及区域特征”2012年度进展获得好评
2013年1月15 ~ 16日,973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全球意义”在京召开2012年度进展会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代表本项目做了开场致辞。yd12300云顶线路周凌?研究员代表第一课题,汇报了“全球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及区域特征”2012年度研究进展,获得了科技部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专家组的好评。 该项目是2010年首批立项“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19个项目之 2013-01-31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时空变化与影响评估”提交成果信息快递
为了促进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成果的展示和宣传,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要求对已验收项目的成果进行梳理和汇集。“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时空变化与影响评估”项目于2013年1月提交了“成果信息快递”。该项目由气科院周凌?研究员主持,5个省级科研院所及大气本底站参加。于2012年完成了财务验收和项目验收工作,是首批顺利通过验收的2008年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之一。 该 2013-01-31气科院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气科院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合作研究的成果“Argo大洋观测与资料同化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预测资料的改进”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科技成果的第一完成人为我院张人禾研究员。在此向张人禾研究员及刘益民、牛涛等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自2006年以来,这 2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