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明虎研究员获WMO嘉许状
日前,为感谢丁明虎研究员在2020年4月至2024年3月之间对天气、气候、水文、海洋及相关环境服务与应用委员会(SERCOM)工作的出色支持,WMO向丁明虎研究员颁发嘉许状。 2024-05-31张小曳院士团队MVS方法的区域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持技术CCMVS-R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可为我国碳中和源汇评估提供支撑
《巴黎协定》目标较工业革命前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内。2019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国家清单改进指南明确:将基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自上而下”同化反演碳源汇的可监测、可核查、可支撑“新三可( MVS )”方法,解决全球多尺度“碳收支”透明度、归一化问题。自2023年起每5年将盘点各国履约《巴黎协定》情况,2023年COP28“盘点”了全球落实《巴黎协定》的进展与差距,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各国减排贡献盘点。 2024-05-29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确保国家生态安全—— 我院张小曳院士、车慧正副院长应邀出席美丽中国百人论坛并做特邀报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5月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2024-05-282024年“生态气象云服务”培训班圆满举办
生态气象团队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研发的“生态气象云服务平台”突破传统气象服务模式,创建了一系列具有集约化和智能化特色的新型服务模式,实现了生态气象的科研、业务和科普服务一体化和智能化,提升了服务水平,扩大了服务领域和人群。平台具备数据产品处理的快速化和智能化,实时数据产品共享,自动批量制作专题图,生态气象要素变化速率及显著变化区的自动识别、分析和绘制,生成报告的自动化与多样化,人性化的强大空间分析功能,丰富的用户交互功能,以及便捷的用户“专有服务系统”等。 2024-05-20我院三项科技成果参加2024气象科技活动周“优秀气象科技成果展示推介”
5月15日,2024气象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活动在深圳开幕,本次活动以“科技强国、气象万千”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展示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能力现代化的最新成果,打造气象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气象科技文化传播交流平台和气象科普活动宣传展示平台。我院极地超低温气象和雪冰观测技术、生态气象云服务技术和多波段多体制双偏振天气雷达数据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技术等3项科技成果参加了优秀气象科技成果展示推介。 2024-05-20首届交通气象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4月21日—22日,首届交通气象论坛在扬州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加强创新融合 保障一路平安”为主题,聚焦交通气象高影响天气致灾机理研究,提升交通气象精密观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交通气象学术前沿与相关领域学者合作交流融合发展。 2024-04-25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专题工作进展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专题工作进展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 2024-04-23气科院6位专家入选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24年3月27日,爱思唯尔 Elsevier 重磅发布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榜单。 本次榜单中大气科学学科共有33人上榜,yd12300云顶线路共有6位专家入选。 2024-04-01